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大暑习俗有关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暑作文 篇1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早晨,太阳公公早早地起床了,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忙着捉虫子呢!
中午,太阳像红彤彤的火球炙烤着大地,微风卷起阵阵热浪。花草树木们都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它们多希望洗个冷水澡啊!知了在树上拼命地歌唱,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可是在这炎热的天气里,交警叔叔们在马路上挥汗如雨地指挥着交通,电力工人们顶着烈日,在百米高空抢修着电路……
傍晚,蜻蜓展翅低飞,蚂蚁忙碌着搬家。“轰隆隆”,天空中响起了雷声,下起了倾盆大雨。雨越下越大,雨水在地上汇聚成了一个个小水洼。大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小树小草们痛痛快快地洗完了澡,舒展着身子。粉嘟嘟的荷花在池塘中散发着阵阵清香,青蛙在绿油油的荷叶上呱呱地唱着歌……
夜晚,天空中繁星闪烁,既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又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路边的草丛中还不时传出歌声,那是虫儿们在唱着“夏夜曲”呢!这时,吃上一份清热解暑的西瓜,真是爽快啊!
虽然大暑很炎热,但是这时节也是最热闹的。我喜欢大暑!
大暑作文 篇2
大暑来了,天气变得异常炎热,不光是我们热,连那些小动物都难逃太阳的毒手。
小鱼的鱼缸被我放在阳台上,我本想让它们多吹吹风,解解闷,可是我的这一举动让它们更热了。只见两条小金鱼在水面上蹦蹦跳跳的,活像“鲤鱼跳龙门”。也不知它们是因为氧气不足还是因为水太烫。可我觉得应该是天气太热的缘故,所以,立即把鱼缸端到空调房里,帮鱼儿们换了温水。不到一会儿,它们就又生龙活虎了。
狗狗跟鱼儿的遭遇差不多,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它吐出舌头大口大口地喘气,还不停地叫唤来引起我们的注意。爸爸听到后立马就了解了狗狗的思想。他拿起剃毛的工具“嗞、嗞”,大片大片的毛散落在地板上。并且,爸爸和妈妈商定好每天早上让狗狗进客厅乘半个小时凉,狗狗的生活从此多了几分凉爽。可是,时间到了,它却不肯出去了,爸爸只好把它拉回去。
前面有好几天没下雨了,小动物们身上都很干燥。今天下起了大雨,小鱼、小狗也许和我都一样快活了。
大暑作文 篇3
大暑养生的运动——游泳
大暑时节参加体育锻炼,最好的项目莫过于游泳了。骄阳似火,热风扑面,还是游泳最舒服,既锻炼了身体,又可祛暑消夏。
游泳对人们的好处很多。首先它能提高人的呼吸系统的功能。经过游泳锻炼后,能够充分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体内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旺盛,对防治慢性气管炎,改善肺气肿有良效。其次,游泳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游泳能大大增强心脏的功能,减少代谢废物在血管壁上的沉着。
其三,游泳能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高,工作后若到水中游泳片刻,不管是谁,皆会感到精神振奋,疲劳消失,周身轻快。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常参加游泳,可使脂肪类物质较好地代谢,避免脂肪在大网膜和皮下堆积形成肥胖病。
但需要注意的是,游泳虽好,也不是任何人皆可参加的运动,当你下水之前,务必作一次彻底的身体检查。另外,游泳不应在饭后一小时内进行;游泳前必须充分作好准备活动,以避免发生抽筋和感冒。
游泳下水时,不要猛一下跳进水里,应先在水浅的地方用水洗洗脸、洗洗上肢、搓搓胸腹,使身体充分适应时,再往水深的地方去。游泳后,若水在耳朵里不出来,可采用侧头低耳跳跃法;游泳后还必须用清洁的水彻底冲洗一下身体,将不洁的水冲去。为了预防眼病,最好滴一些眼药水。
大暑养生的`运动——健身球
健身球,又叫保定铁球。此运动能调和气血、舒筋健骨、强壮内脏、健脑益智,且运动量小,不受场地、气候的限制,故适宜大暑天练习。
若能经常坚持练习健身球,对偏瘫后遗症、颈椎病、肩周炎、冠心病、手指功能障碍等疾病均有较好疗效。此外,由于铁球与手掌皮肤的频繁摩擦,也会因静电及热效应的产生,起到增进血液循环,治疗周身各部位疾病的作用。
大暑养生的运动——钓鱼
钓鱼不仅在于获鱼,更在于怡养性情,增益身心。钓鱼之所以养心养性,是由于垂钓是用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而成的。垂钓之际,眼、脑、神专注于浮标的动静,不声不响,意在丹田,形静实动,它对提高人的视觉和头脑灵敏的反应能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暑作文 篇4
一年12个月, 每一个月都会伴随着1到2个节气,那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24节气中最热的节气“大暑”。
在古代,公历7月22或23日,太阳运行到了黄径120度,那么,大暑也就到了。大家可能要问了,大暑是24节气中第几个节气呢?大暑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1个“热”字,就是大暑的精髓所在。
在这个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干旱少雨,酷热难耐,也是全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炉火最旺的时候。在大暑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吃冰镇西瓜、冰激凌,喝冰镇绿豆汤等。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空调,然而在古代人们主要靠冰块去暑。从唐朝开始,人们会用冰票来取冰,是古人用来消暑的特殊方式。
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坐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吃着西瓜,看着电视,要播天气预报了,我马上转到9台,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说:“因为黄径到达了120度,明天将进入大暑”。也就是高温桑拿模式即将开启。可把我吓坏了,要进入高温了一定在35到40度之间,那小狗一定会热得吐舌头,蝉一直停在树上不停地叫,大太阳一定会把大地都烤焦的,
那么,在24节气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气呢?你还知道另外节气的习俗吗?
大暑作文 篇5
今天是“小暑”,节气歌里说“夏满芒夏暑相连”,过了小暑,自然就迎来大暑。只不过这气温就开始热情起来,节节攀高不说,还会迎来极端高温天气。记得去年的大暑节气,气温一度升至40多度,不要说大家不敢外出了,就连气象预报都不敢透露了。如此的高温天,防暑降温自然必不可少。舔一舔冰棍儿,喝一喝冷饮,简直爽翻了。假如觉得过度享受冰饮就能防暑降温,那就大错特错了。
去年大暑节气,我就由于没节制地享受冷饮而使身体受了伤。对我来讲,那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我想把那段黑色的记忆讲述给大伙听,期望大伙因此吸取教训哦。
记得去年暑假,我吵着母亲去冷饮批发部买棒冰。上口爱巧克力甜筒冰激淋、美国提子奶油棒冰、梦龙巧克力脆皮、清凉绿豆雪糕……哇,琳琅满目的棒冰,满满一箱购回了家。没等母亲装进冷柜,我便麻利地拿起一支拆袋即食。咬一口放在嘴里,哇塞,那雪白的奶油和醇香的咖啡配上那一粒粒饱满的花生粒,还有可口的脆皮,真是让我飘飘欲仙啊。父亲叮嘱我:“一天只可以吃一支,不可以贪嘴,贪嘴会闹肚子的`!”我点点头,一边吃,一边露出享受的神情。
这么美味的冰激凌,一天不吃个三四支,如何熬得住?只须父母一外出,我便会伸源于己痒痒的小手去冰箱里拿棒冰吃。除去棒冰,我还从冰箱里拿了冰红茶,一手冷饮,一手棒冰,这滋味别提有多美了。我心里暗暗自喜:这才是我要的暑假嘛!
可是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一段时间之后,眼看着冰箱里的冷饮冰棍日渐降低,但我的麻烦却日益增多了:头晕、恶心、肚子痛……终于熬不住,跟父母说了实话。父母得知后,先是一顿数落,但立马把我送去了医院。大夫语重心长地说:“急性肠胃炎,冰的冷的吃太多了。大暑日里可不可以狂吃这部分东西啊,伤身啊。”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对于有气无力的我来讲真的后悔莫及啊!这下好了,这能盐水伺候了。
之后,护士还跟我说:“大暑节气不可长期吹空调,不可无节制地吃冷食喝冷饮……”原来,大暑节气有“大忌”,小伙伴们,你们记牢了吗?
大暑作文 篇6
小暑走进山屯的时候,喜欢暑气缭绕的知了猴们,都急不可耐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它们是知了的幼虫,向上、飞翔、歌唱,是它们共同的追求和梦想。为了追求和梦想,它们在泥土里已经思索历练了三五年的时光。一个凤凰涅槃式的金蝉脱壳后,丑小鸭就变成了白天鹅,知了猴就长成了有翅膀的知了。知了们伸伸腿,望望天,就顺着树干上笔直的通道,很快爬上了杨柳的枝头。这是一次从地狱到天堂的蜕变,这是一次从黑暗到光明的迁徙。几声简短的亮嗓后,“知了”、“知了”的群体演唱会,就在山屯里嘹亮地拉开了帷幕。你唱毕来我登场,那此起彼伏的“知了”、“知了”的声息,很快成为整个山屯的主旋律。有树站立的地方,有人驻足的地方,有光照射的地方,就有这种声息热闹着。山屯的四季,总有各种各样的声息在召唤着季节的更替,在迎合着季节的轮回,在催促着季节的脚步。源源不竭的声息,就是山屯永葆生机的气脉。
知了猴从泥土里钻出来爬上树,最终蜕变成知了唱起来,必须躲过山屯里淘气孩儿们这一关。我是淘气孩儿们的头,小暑的时节里,一听到知了的叫声,就会飘香起炸知了猴、或烤知了猴、或烧知了猴的味道。我喜欢炸、烤、烧任何一种吃知了猴的方式,馋知了猴的味道时,就叫上差不多一般大的伙伴们,到屯口的杨树林里去抓乖乖的知了猴。天渐渐黑下来的时候,我们拿着手电筒,提着罐头瓶,在一棵棵大杨树下,去寻找刚刚钻出泥土的知了猴。知了猴钻出土面后,就慢慢地往树干上爬。刚出土的知了猴似乎还弱不禁风,爬到一米高左右的地方就不动了。我知道,不动的知了猴要在那里蜕变成会飞、会唱的知了。知了猴的味道鲜美,可一旦变成知了就不能吃了,抓知了猴,眼睛必须盯着地面和树根。我不知道知了猴为什么要生活在泥土里,也不知道它们在泥土里吃些啥东西,只知道知了猴钻出来时乖乖地让我们抓,抓回去就有鲜美的味道享受。
我不知道知了的幼虫为什么叫知了猴。知了猴软软的,胖胖的,咋看、咋端详,也不像瘦瘦的猴。知了猴变成知了在树上放歌,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知了猴原本出生在树干上,可它偏偏对泥土情有独钟,它是在寻找自己母亲的味道吗?后来我从书里知道,知了猴钻进泥土里,一呆就是少则一年,正常三五年,有的甚至要呆上十七年。知了猴就是神奇,在泥土里呆的年数都是单数,真不知它们是咋计算的。我猜不出知了猴在泥土里是群居还是独住,但我知道它们居住的地方都紧靠树根。我想,它们的食物,一定与树根有关,或许,它们吃的就是树根的汁液。从母亲的话里,的确验证了这一点。知了猴真是有耐性,在不见天日的黑暗中寂寞着,清苦着,毫无声息。我想,它们绝不是一种单纯的忍耐,它们是在积淀,是在夯实放歌的根基,是在思索中作词、作曲。在泥土里修炼的时间越长,变成知了放歌的声音就会越红亮、越优美。我忽然觉得,我不该再拿着手电筒去屯口的小树林里抓知了猴了。
小暑的声息越来越浓的时候,初伏也悄然而至了。初伏总是追着小暑的脚步而来,追着小暑的声息而来,把小暑带给山屯的热情再次升温。冬有九九严寒,夏有三伏酷暑。有了初伏的光顾,山屯就进入了盛夏的酷暑期。我看见,屯中的道路上,民宅的房顶上,院落的石墙上,都腾腾地散发着热量的激情,散发着透明的蒸汽。这个时候,山屯似乎脱去了所有的伪装,忘却了所有的羞涩。男人们裸露着健壮,黝黑崭亮;女人们展示着线条,妖娆丰满;孩子们奔跑着天真,丫小无忌。山屯人喜欢小暑的丰茂,喜欢小暑的炽热,喜欢小暑的奔放。天河照亮的夜幕下,人们摇着蒲扇,聚在屯口的大柳树下,讲着远古的轶事,讲着时下的变迁,讲着今后的愿景。小暑的夜,带着磁性,吸引着山屯人走出家门,吸引着山屯人敞开襟怀,吸引着山屯人讲理说事。人们把一阵阵爽心的笑声带回各家,把一声声无奈的叹息扔出去,整个山屯,就进入了瑰美的梦乡。
小暑时节,我家菜园子的热闹就再也关不住了。黄瓜架上的花吹着嘹亮的喇叭,脆生生地把声音辐向东西南北,招引陶醉于喇叭音韵的蜜蜂们接踵而至,掌声“嗡嗡”地响个不停。豆角架上的紫花不约而同地使足了劲,在层层的三叶片下,喊着心照不宣的号子,把蕊心的孕育拉成沉甸甸的豆角嘟噜。茄子秧知道季节的.金贵,唯恐辜负了季节的盛情,把开花结果的枝扩杈再扩杈,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生命不息,扩杈不止,枝枝有花开,枝枝有果挂。土豆秧也似乎不甘寂寞,凑着热闹举起簇簇的花束,挥动着,欢呼着,然后把花朵们统统撒在青棵下的垄沟里。显然,土豆秧是别有用心。它分明在说,它的果实很多、很大,都在泥土里藏着,地都鼓裂纹了。朝天椒在架间和秧边观望着,不张扬,不抢尖,小小的花默默地开,淡淡的香悄悄地散。那默默的花开后,那淡淡的花香后,又有一个接一个的小螺号高高地举起来。那向上的姿势,过些时日,就会吹出火红火红的色彩来。
小暑的风,不知都跑到哪里去了,整个山屯里都难见踪影。也许,风们也怕热,都钻到大柳树下那片浓荫的底下去了,或者藏到房宅后那墩荆条棵子里去了。凡物,都是稀少为贵。风少,露面的风就必然成为贵族。我家的后门对着山,开开后门,就有少许的风溜进来,在堂屋的过道上露露脸、住住脚。这少许的风,一定是看中了我家堂屋的前门可出,后门可退,行走方便,来去自由。有了风的光顾,堂屋就成了我家房宅里最吃香的地方,大人小孩都想在堂屋里亲亲风。母亲总是能揣测到我和妹妹们的心思,就把后门的一扇门板摘下来,搪在后门的门槛上。搪起来的门板,就成了迎风飘摇的小船。我和妹妹们围着母亲坐在门板上,看着母亲一针一针地给我们纳着千层鞋底,听着母亲给我们讲从前有一个皇帝错把椿树当成桑树封为树王的故事,我们惬意地享受着风的轻抚,享受着风的快意。有时,母亲拿来湿毛巾,在我和妹妹的脸上擦一擦,就感觉一股清风拂面而来。在母亲的身边,我们在小暑时节里总会享受到凉快的风。
小暑小热,大暑大热,一点不假。大暑走进山屯后,山屯的空间就被封闭成一个闷热的蒸笼。太阳的激情旺旺地燃烧着,哈哈的笑脸近乎于疯狂。火辣辣的光喷泻下来,让所有居住在山屯里的人,都实实在在地品尝到了没处躲、没处藏的滋味。偏有不听邪的汉子,在阳光中袒露开疙瘩隆起的肌肤,展示着抗热的倔强。结果,酱紫的色彩深深地灼进了肌肤的质地。屯里的树们静静地守候着各自脚下的那片阴凉,守候着它们在大暑时节里的职责。那片片的阴凉,在山屯人的眼里,虽不是避暑的世外桃源,但绝对是难得的心灵慰藉。
宅院里的鸡们在圆圆的荆条窝里下完了蛋,“咯哒咯哒”地叫上几声,向主人讨些奖赏吃了,就不约而同地跑到宅院外的河套边。它们知道宅院里都被阳光占得严严实实的,没有扑棱翅膀的地,只有张嘴喘的份。河套边的柳树披头散发的,一道别致的风景。树下草地沙土,阴凉一片,鸡们一直都在这里聚集。在沙土之上,白鸡、黑鸡,公鸡、母鸡,大鸡、小鸡,各占各的位置,各显各的本事。翅膀扑棱得“啪啪”响,沙土被扬得阵阵飞。看得出,鸡们在扑棱翅膀的杂耍中,不时地把体毛中的热沙土扬出去,把身体下的凉沙土扇进来。
猪圈里的那头的黑猪,“哼哼”地叫着,使劲拱起刺槐木头钉的猪圈们来。主人明白它的意思,三下五除二地从洋井里新压出了一桶拔凉拔凉的井水来,拎到猪圈门边。主人跳进猪圈里,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在“哼哼”的猪叫声中,三锹两锹就挖好了一个坑。“哗”地一声,那满满一桶拔凉拔凉的井水,全部倒在了刚刚挖好的土坑里。那头黑猪在坑里拱拱,似乎还“吱吱”喝上两口,就“啪嚓”一下子爬到了土坑里。黑猪翻翻身,土坑很快就变成了泥坑。它在泥坑里惬意地打着腻,浑身沾满了拔凉拔凉的泥浆,不知不觉中,它竟然鼾声大作起来。
大暑的闷热很沉很沉,压得房宅的烟道都喘不过气来,添柴的灶坑一个劲地往回倒烟。房宅的主妇受不了烟熏火燎的折磨,干脆在宅院的西墙角垒了一个灶,把做饭的大锅搬到那里。于是,一家人开始了别有情趣的野炊和野餐生活,甚至在房顶上球墨铸铁管里野宿了。闲下来的宅屋里,主人把不通气脉的大炕扒了,掏清烟道里沉积的灰土。也许,房宅的主人,早就料定了这铺大炕要在大暑的时节里梗阻气脉,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盘炕土坯。一铺大炕长年累月地呼吸着柴草的灰烬,难免要出现气脉的梗阻。新的土坯换上去,新的泥巴抹上去,一铺新炕就盘好了,房宅的烟囱又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中伏的节气紧跟着大暑而来。“初伏萝卜中伏菜,末伏种芥菜。”中伏前后,山屯的菜园子都到了换种下茬的时候了。山屯人对时节很敏感,啥时种些啥,啥时收些啥,天天算计着,天天记挂着,上心得很。除了天灾,山屯人不会因为自己的过失而错过任何种与收的时节。大暑里,黄瓜架和豆角架完成了引领和支撑的使命,黄瓜秧和豆角秧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拉架拔秧正当时。清出了杆架和枯秧,一排畦子又很快闪亮出新土的气息来。在充满期盼的眼神里,黑色的菜籽与咸涩的汗珠一起种进了泥土里。也许,有汗水的肥料,菜棵一定会长得更茁壮。
山屯的旷野中,青纱帐一片比一片浓绿。那青纱帐,一定与大暑有着特殊的情结。孕育,向上,是青纱帐们日日不变的主题。苞米抽穗、高粱打苞时,一不留神,就会有突然的发现让人惊诧。孩子们望着那片刚刚打苞的高粱地,心里核计起歪歪主意来。核计核计着,几个孩子就贼眉鼠眼地钻进了高粱地里。孩子们的鬼头劲,根本没有逃过看高粱的七太爷的眼睛。七太爷知道这些淘气的孩子,都跑到地里打乌米去了,就担心孩子们不识乌米,错掰了高粱苞。他几声吆喝,小妖们就乖乖钻出来。七太爷笑了,把自己打的乌米,一把一把地分给孩子们。一阵欢呼声中,飘起了清新的乌米香。
松林里、榛棵里、草棵里的泥土,都被大暑的温度诱发出孕育生长的愿望来。这种生长的孕育,山屯人都知道她的结果,并痴痴地期盼着。山屯人,真是福分,一年四季,尽享大自然厚重丰盈的恩赐,尽享山野间奇特无比的山珍美味。孩子们没病没灾地就长大了,老人们花白胡子一直硬朗着。自然的风霜雨雪,自然的五谷杂粮,都是山屯人快乐健康的保健之品。大暑的时节里,山屯人挎着荆条筐,去采松林里、榛棵里、草棵了的滋味,去采山屯独有的蘑菇香。家家的屋檐下,都挂起了一嘟噜一嘟噜的蘑菇香。
山屯的孩子们,就是不缺少玩场。只要从宅院里跑出去,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聚起童趣,聚起笑声。大暑时节,最让孩子们开心的,就是夜晚跑来跑去地抓火亮虫。火亮虫就是萤火虫,山屯里的孩子们,偏偏都管萤火虫叫火亮虫。晚饭后,孩子们都盼天快点黑下来,。天黑下来,火亮虫就会飞到山屯里来。孩子们不知道火亮虫的家在哪里,但都知道火亮虫是打山上飞下来的。也许,火亮虫的家,就在大山上的草棵里。孩子们拿着大葱叶,追着撵着,把一只只火亮虫抓进了葱叶的囊中。一串串的晶晶亮,一串串的嬉闹声。
大暑的节气里,山屯人最盼的,就是闷热时下一场清凉的雨。山屯里的雨就是奇怪,不下是不下,下就下个没完,下个几天不见晴日,下个山洪隆隆作响。可是,咋下,山屯也不会成祸成灾。盼一场雨,是男女老少一致的心愿。一场雨,是生命的源泉,是生长的源泉。山屯的孩子们,喜欢一场雨“隆隆”的雷声,喜欢一场雨“哗哗”的脚步声。喜欢在雨后用山枣刺打蜻蜓,喜欢挎着粪箕子去捞河里的花石子鱼,喜欢光着屁股到东大地地头的方塘里洗澡。在方塘边,一个猛子扎进去,老远看不见小脑袋露头。大暑的雨,是山屯最富诗意的雨。
大暑作文 篇7
大暑它处在三伏中的中伏阶段,是我们祖国大多数地区最热的时候,气温在35℃到45℃之间,有少数地区的气温曾高达47℃,刷新历史最热纪录,刚才我们讲到“三伏”,现在我就来讲“伏”是什么。“伏”,详是指“伏天”,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每一年最炎热,最少雨的天气,它并没有确切时间,每一年都不能计算出伏天出现的.精准时间,不过大致能确定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之间,刚才所说的中伏阶段。也就是二伏阶段,一般在7月22日至8月1日之间,是天气最热的阶段。大暑虽说很热,但也十分利于农作物,大暑可以说是对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气节,这是因为大暑中的“伏天”高温,为农作物的生育和高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好了,我对大暑的介绍算是结束了。但是,对于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节气,又流传着每个节气特有的,各种地域的民俗、传说。有的民俗、传说十分有名,久为流传,甚至成了千古佳话。除了传说和民俗外,气节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用处、特点,这还是需要有新的人们去开发,去创造,去发现,这是24气节的起点于脚步。以上说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为一季,总共有四立、四分,另外的是按照气候或播种计算出的准确适合的名词而命名,这就是中华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