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颐和园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1
早就听说北京的颐和园是天下第一园,所以我很想去哪儿看看,今天十分幸运可以和妈妈一起去颐和园游览、玩耍。
进入颐和园大门,我便被它那美丽的景观所吸引了。听导游阿姨说,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行宫。这里聚集了全国的园林艺术精华。最为巧妙的,最有特色的是它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与廊中的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听了导游的话,我被这颐和园所吸引向他的深处走去。
我们来到昆明湖,湖上蒙着一层薄雾,我跟着流动的人群,来到了十七孔桥上,桥栏杆上有上百根柱子,石柱上都雕刻着石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那边的小岛被十七孔桥和昆明湖连接起来,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长728米的长廊,长廊是颐和园中匠心独运的一大手笔。长廊被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画着色彩鲜明的画,各不相同,描写的故事也不一样。我们在长廊中漫游欣赏着,这时就仿佛进入了一座建筑别致的精妙画廊。长廊两旁载满了花草,这一种花草还没谢,哪一种花又开了。微风左边的昆明湖吹过来,让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那就是佛香阁。下面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咒在山上的'小路欣赏着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觉妙极了。这时一阵风吹来,我闭上眼睛,感觉着清风带来的清爽。风带着花丛中的香味吹来,让我如痴如醉,像进入仙境似的。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下午五点,我们要回去了。我恋恋不舍的看了颐和园最后一眼。
再见了颐和园,再见了这美丽的颐和园。我爱你颐和园,更爱我的祖国!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数也数不完。不愧为名不虚传的天下第一园。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2
国庆假期,我和妈妈去北京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
它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景点。
我们进了颐和园,走过几座大殿,就来到了长廊。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有七百二十八米,如果四根柱子为一间的话,共有二百七十三间。长廊红的杆,绿的柱,真是漂亮极了。长廊的里外都有画,一共五千多幅。你肯定会说,这么多,肯定有大部分都是相同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长廊虽然有这么多的画,但没有一幅是相同的,分别有人物、花草、建筑,还有风景。长廊分别有春、夏、秋、冬四个亭子,里面分别有一幅故事画,有桃园三结义等三国故事。长廊的左边是美丽的昆明湖,一阵阵凉爽的'微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长廊的右手边是万寿山,上面的佛香阁是慈禧太后烧香拜佛的地方。佛香阁是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里面的观音可不是当时的观音。整修颐和园时,发现观音少了手,重建来不及,怎么办呢?有人说在其它寺里拿一个来,就拿来用了。可少了几个铜头,就把昆明湖里捞来的铜头放了上去,不大不小,天衣无缝,也就拿来用了。佛香阁下面有一排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一面镜子照着颐和园,那是昆明湖。往昆明湖一眺,四周的树中间有一块碧玉,原来是一个岛。向东眺望,可以看见白塔和几座城楼。
从万寿山下来,走完长廊,就来到了昆明湖。湖的两岸栽着无数棵碧绿的杨柳,婀娜多姿。不知不觉,我们又来到了十七孔桥,桥上有十七个桥洞。桥上有上百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有一只小石狮,每只都不一样。游人走在十七孔桥上,八个人并排都不挤。走过十七孔桥,就来到了南湖岛。南湖岛上树木郁郁葱葱,湖水碧绿碧绿。在南湖岛上看佛香阁和排云殿,佛香阁顶上的琉璃瓦闪闪发光,排云殿被树遮得只有顶了。
颐和园真是太美了,令我流连忘返!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3
大家好,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小林,我是来自“探美旅行社”的导游,今天由我来为你们讲解这美丽的颐和园吧!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又美丽又豪华的大公园。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长700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美丽的画,看上面画着“梁山好汉”、“后羿射日”、“红楼梦”等。长廊两边栽满了鲜花,有玉兰花、二月花、紫花地丁、迎春花等。这么多花中还是玉兰花最受大家欢迎和赞美。
请跟我来,那就是高大的万寿山。大家请往上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大家知道那是什么吗?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如果你站在佛香阁的前面望下看,颐和园的一大半景色都收在眼前。郁郁苍苍的树丛,掩盖黄的、绿的琉璃瓦和朱红色的宫墙。瞧、那是昆明湖,像一块大玉石一样,大家可以在这里划船。再把头往东看,隐隐约约的地方就是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昆明湖围着一条长长的堤岸,上面全市垂柳数也数不清,提上有各种各样的石桥,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十七孔桥,桥栏上有许多石狮子,有的站起来,有的在玩小石秋还有的卧在了地上。下面我们去湖中心的小岛玩,岛上的树林茂盛并能看到宫墙的一角。
下面请大家自由活动。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4
北京有很多很多值得旅游的景点,什么,颐和园啦,故宫啦,长城啦,等等等等,在北京的其中一天,我和妈妈就去了颐和园。
在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很大吧!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你知道吗?颐和园可是皇家园林哟!最初,皇家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之所以能成名还值得一去。
颐和园还有个传说,是讲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
颐和园这么大,又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有传说,以前又有那么多的名人在这住过,也包括皇帝,那么,里面有什么呢?有昆明湖、还有长廊,说到长廊,告诉你们吧!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走廊,走到长廊的一半,就能看到一个划船的地方,我们跟着旅游团坐了船,在船上的感觉就像是在很高的山上,风呼呼的吹着感觉风景从眼前一掠而过,我真是没看够啊!
什么时间还有空来北京,一定要再去一回颐和园。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5
这次北京之旅,游览了皇家花园——美丽的颐和园。
我们进入颐和园,先到了热闹的苏州街。那里有卖各种零食、纪念品的,也有小饭店。沿街有条小河,河上有几座石桥,河水清澈见底, 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河上盛开的荷花, 粉的、白的……真好看!
离开苏州街,我们来到了万寿山。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登上万寿山,我们观赏了精美的佛香阁。沿着万寿山上的.长廊,又到了十七孔桥,这桥底有十七个孔,桥上有544只形态各异的狮子。
十七孔桥建在昆明湖上,站在万寿山上看昆明湖,它像一个大寿桃;站在十七孔桥上看昆明湖,它就像一片茫茫的大海。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6
今年暑假我去了美丽的颐和园。
我们从北如意门进去,走过了半璧桥,往前走了一会见到了大船坞。我第一眼看到大船坞,以为是被水淹了的大房子,仔细一看原来是大船坞。我们经过了宿云檐、廷清赏楼见到了清晏舫,那可真是一条大船。清晏舫又名石舫,始建于1755年,船身采用巨石雕造而成。通长36米有上下两层舱房,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喻示清王朝坚如磐石,水不能覆。经过石丈亭来我们到了百米长廊,百米长廊沿湖背山,全长728米,上绘14000余幅彩画,有“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之美誉。我从一个岔口走到了“山色湖光共一楼”站在二楼可以看到北面的万寿山和南面的昆明湖。我们又来到了云松巢,云松巢可美了一棵棵松树挺拔地站立着,撑起一把把绿伞,十分凉爽。树下草"小草长得非常茂盛还有鲜花就像带彩色斑点的绿色地毯。
我经过云会寺到了众香界。众香界是砖石结构,表面用五色琉璃瓦件装饰。这是座宗教牌坊,在牌坊的正、反面石额和智慧海的前后石额上,分别刻着“众香界,衹树林;智慧海,吉祥云。”这首三字偈语巧妙地把这里比作佛门福地。
我们来到了佛香阁,它高41米顶覆黄绿琉璃瓦,八面三层四重檐,飞檐翘角,鎏金宝顶,气势非凡。东面是转轮藏,是存放经书的地方。西面是宝云阁它是纯铜做的。随后我们又游览了其它的地方。
我们来到了码头租了一条船,我们划着船到了十七孔桥,它真是太长了啊!我仔细地数了一遍,果然有十七孔桥洞。十七孔桥通向的是一个小岛,上面有一座龙王庙。
颐和园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她不愧为人类文明的灿烂瑰宝。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7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跟着爸爸和妈妈来到了位于北京西北部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真美啊!万寿山高耸入云,昆明湖碧波千里,十七孔桥横跨在昆明湖上。
我们首先游览万寿山。看着像巨人一样立在眼前的万寿山,我心里想:这么高,天又这么热,我能爬上去吗?干脆不爬算了!爸爸和妈妈说:“既然来了,就要勇于尝试,不尝试怎么知道能不能爬上去呢?”我犹豫了一会儿,想到游览颐和园之前跃跃欲试的兴奋心情,觉得只有亲身体验了才不虚此行啊!再说了,毛泽东不是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吗?想到这,我二话不说就开始向上爬去。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爬到山顶!虽然临近中午,从山顶俯瞰,昆明湖上还是飘着一层薄雾,真像是一大盆水里加了一点点牛奶。山上绿树成荫,清风徐徐,非常凉爽,空气中弥漫着树叶和小草的清香。
游览完万寿山,我们开始泛舟昆明湖。我驾驶着租来的的电动船刚驶离码头一会儿,“滴滴答答”地下起了小雨,幸好船顶有雨篷。又过了一会儿,风大了,小雨也变成了大雨,湖上掀起阵阵大浪,风浪交加,大雨如注,小船左摇右晃,雨水和浪花不时冲进船里,座位上全是水,衣服也湿了。湖面上的各种小船都四散奔逃。我们在湖中央,离岸边远,迫不得已驶向不远处的十七孔桥,在爸爸妈妈和同船朋友们的努力下,将船停泊到了十七孔桥下。不一会儿,雨停了,我们将船驶出桥洞,朝岸边驶去。
到了岸上,映入眼帘的是热闹非凡的街市,卖的食物更是数不胜数:有又香又辣的铁板鱿鱼,有外焦里嫩的炸鸡腿,还有名扬中外的北京烤鸭……看得我都要流口水了!
颐和园真是一处美丽的人间仙境!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8
今日,蓝色的天幕上嵌着一轮金灿灿的阳光,一片白云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漂游。
我们一家人坐着地铁来到了北京的颐和园,买了门票,走进了颐和园。
颐和园里面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们首先来到了苏州街,全长300多米,一水两街,设有六十多处茶馆,当铺钱庄,药店,染坊,引书局,官服店,评弹厅。
在往里走,会看到一座寺庙,叫四大部洲,它的建筑分别为正方,三角,圆,半圆,以对应地、火、水、风。
佛香阁真是名不虚传,依山而建,气势磅礴,高四十一米,八面三层四重檐,建于万寿山前山的巨大石造台基上,这座台基围,围山而筑。
沿着小路,来到了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大亭,中间穿过排运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
转眼间,就来到玉带桥,玉带桥单孔净跨十一点三八米,高约七点五米,全部用玉石啄成,雕工精细,形象生动。
过了玉带桥,我们来到十七孔桥与铜牛,石桥宽8米,长一百五十米,由十七个桥洞组成,石桥边上的石狮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共五百多只。
铜牛也称金牛,与1755年的铜铸造成,铜牛神态生动,栩栩如生。
时间不等人,很快我们游完了颐和园,就念念不舍的回宾馆了。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9
假期里我们一家来到了北京游玩,在北京我们参观了故宫、长城、颐和园、恭王府等各有特色的景点,其中让我最难忘的还是美丽壮观的颐和园。wWW.MYQ3.cOM
那天刚走进颐和园的大门,我就看见了许多茂密的树木,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没有雾霾的困扰。天蓝蓝的,树上偶尔传来小鸟的叫声。我们往里面走,来到了昆明湖边。在湖中有一座很长的有17个桥洞的石桥,像一条长虹架在粼粼碧波之上,这就是十七孔桥。桥上每个石栏柱顶部都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石狮,显得精致、雄伟和美观。昆明湖碧波荡漾,石桥、小岛、殿阁倒映水中,就像一幅漂亮的画卷。湖上有很多小船,载着游客划桨而航,我们一家也坐上了脚划小船,在昆明湖中体验了一把划船乐趣。
坐完小船后我们继续前进。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著名的长廊。它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彩带。听说它还是世界最长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彩画的内容有山水、花鸟、风景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情节。看着这些五彩缤纷的画面,我不禁感叹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都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我们在长廊中漫步观湖,步移景换,变化万千,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走完长廊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万寿青山丛中,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我们登上佛香阁,环顾整个颐和园,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真是甚为壮观。
当我们准备离开颐和园时,天已接近黄昏,太阳也慢慢地钻进了云层。太阳红红的,似乎把整个天空都涂满了红色。当我再次走到颐和园的大门时,回头望了一眼那美丽的风景,心里想:我们生活在美妙的大自然里,那神奇的日月星辰,美丽的名胜古迹,壮伟的山川河流……就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等着人们去观看它,欣赏它,赞美它。我想下次有机会我肯定还会来北京的颐和园的。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10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风光旖旎的颐和园。
颐和园的风景十分优美,绕过大殿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长廊全长七百二十八米,共二百七十三间,有五百四十八根柱子,一直通到了万寿山的石丈亭。长廊的横栏上有各种各样的古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边有许多的花草树木,微风吹来,让我感到神清气爽。
走过长廊便来到了万寿山,站在万寿山下仰望山顶,高高的山顶上有金碧辉煌的佛香阁,金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被太阳照的闪闪发光,我被这的美丽景象震撼到了。
登上万寿山,站在万寿山上面俯视下面,我看到了昆明湖上开满了荷花,长满了荷叶,美不胜收,如同在仙境一般,人人都是来欣赏着美景的,从我们这儿看去,整个湖面都是绿的,中间点缀着粉色的钻石。
我从万寿山上下来,站在十七孔桥上,望着昆明湖,清澈见底的.昆明湖里,形态各异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水面波光粼粼,载着船儿缓缓前行,荡起一圈圈涟漪。两岸风景秀丽,栽种着一排排柳树,柳条温柔的下垂,她们像一个个未出阁的姑娘,温婉似水。满池的荷叶都在轻轻摇动着,仿佛成千上万又大又圆的绿扇子,把带着荷花清香的风都吹上岸来。荷花娇嫩的像小姑娘似的,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显得格外漂亮鲜艳。
能建造出颐明园这样的建筑,足以说明我国的古人是极有智慧的,地球环境遭到破坏,像颐明园这样的美丽景色将越来越少,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古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11
电视中,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地方——颐和园,今日,我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来到这里。
一块镶着朱红色金边的牌匾上写着三个烫金大字“颐和园”,宽阔的大门旁边有两只石狮子,气度不凡,在门外逗留了片刻,我们就进入了颐和园内,遥望远方,一座白塔在群山中格外显眼。刚进大门,就可以看见一块巨石,这块巨石奇形怪状,据说是从太湖底下打捞出来,献给皇上的。再往里走,就到了昆明湖畔,昆明湖的水绿的犹如一块翡翠,静的犹如一面镜子。昆明湖的中央有一座小岛,我们上了十七孔桥,桥上有很多狮子,形态各异,有的玩弄着小球,有的嬉闹,有的抬头仰望,像是在思索着什么。到了岛上,树长得十分茂密,一片盎然景象。金黄的琉璃瓦,朱红的宫墙,碧绿的树映衬出小岛的活力。
游完了小岛,我们就来到长廊,长廊中有四个亭子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也分别代表着四个故事。走完长廊,就来到了排云殿,排云殿是由许多小宫殿组成的,里面镶嵌了许多金银珠宝,一副皇家气派,不愧为皇家园林。排云殿的上面就是佛香阁,佛香阁是皇家拜佛的地方,里面有一尊大佛,完全用黄金雕刻,雕的栩栩如生,简直和乐山大佛不相上下。从佛香阁下来,我们又去了苏州街,这是古代皇帝嫔妃们娱乐的地方,后来被毁如今又重现,碧青的水,几叶小舟,和那古建筑,其中几个穿着古装的女子,让我感觉就像回到了古代。
颐和园风景优美,景色迷人,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下午,要不是时间不允许,不然我一定会玩遍整个颐和园,重温当年的场景。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12
颐和园里非常美丽,它主要是由昆明湖和万寿山组成的'。
十七孔桥架在昆明湖的中央。颐和园里有长廊、小河、亭子和荷花池。荷花池里的荷花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粉色,一种是白色。夏天,荷花池里的荷花非常漂亮,就像一个个惹人喜爱的小姑娘。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13
颐和园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原是清朝皇帝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下旨重建,改称颐和园,作为夏季避暑游玩的地方。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入园后,我们首先来乐寿堂。乐寿堂前有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一只脚踏绣球,是雄狮;另一只亲切地爱抚着一只小狮子,是雌狮。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天和太平”。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似一块硕大的明镜,更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知春亭就位于昆明湖东岸边,亭畔遍植杨柳,湖内遍布红荷,春来景色极美。据说,“知春”二字源于宋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更为巧妙的是,亭堤的形状酷似一只鸭子,令人不得不叹服古代能工巧匠的慧思。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面向昆明湖,如彩带般把各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它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廊上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有山水,有花鸟,还有人物典故等。据传慈禧每年都有一大半的时间在这里“颐养天年”。长廊内彩绘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她闲时常听的故事。那一天,我和哥哥漫步长廊,听导游对着一幅幅精美的彩绘,讲解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有三顾茅庐、张飞战马超、张良奇遇……果真是游玩的好去处!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14
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颐和园游玩。
一进颐和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如镜的昆明湖,近处湖岸边有荷花尽情的绽放,往远处望去,依稀可见湖面上三三两两的游船和闻名遐迩的万寿山在水中的.倒影,整个颐和园真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我们顺着湖边一路向前走,登上了17孔桥。桥的两边有白石栏杆,一共有128根,每根石栏杆上有石雕小狮子。狮子的样子各种各样,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我边走边数,足足有540个。
穿过龙王庙,直奔昆明湖。我们在岸上租了一条船,船的样子好像一条大龙,我迫不及待坐上船,过了一会儿,船开动了,向岸上望去,周围绿树成荫。低头看昆明湖,湖水碧绿,船的周围泛起涟漪,岸上绿树的倒影在水中微微晃动,据导游说,昆明湖就是仿杭州西湖建造的。这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靠岸,在昆明湖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柱子,一眼看不到边。这条长廊听说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都有图画。我走完长廊后发现没有一幅画是重复的。长廊两旁种满了花草,微风吹来花就传来阵阵清香……
一路上,我连蹦带跳的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着颐和园中的所见所闻。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走出园门,结束了今天的游览。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15
首都北京有一个驰名中外的颐和园,它是个山水相依、风光秀丽的大公园 。
走进颐和园,万寿山上郁郁苍苍,古树名木林立,花草争奇斗艳,还有一座座分布在山间的宫殿,它们在翠绿的丛林衬托下显得那么富丽堂皇。昆明湖紧依万寿山,湖边满是一株株一人合抱的垂柳,数也数不过来。昆明湖湖水清澈,微风拂过,水面就漾起粼粼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浮光跃金。湖中有一个小岛,与湖岸边孔桥相连,孔桥栏杆上雕刻着形状不一的石狮子,仔细一看,竟没有一只是相同的。湖中的游船、画舫就像一条条鱼儿游动着。走在湖边,微风拂面,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在万寿山与昆明湖之间就是那条闻名于世的长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长廊的柱子是绿色的,栏杆是红色的,廊顶是金黄色的琉璃瓦,每个间隔里都画着五彩的画,有人物、花草、风景,在彩绘中有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和八仙过海等故事。
颐和园内无论是万寿山上还是昆明湖的小岛上,都有红墙、黄瓦、蓝柱的殿堂、楼阁,恢宏大气、金碧辉煌,全没有其他公园那样小桥流水、水榭相亲的感觉,这是颐和园与其他公园最显著不同的特点。在这些殿堂楼阁中,数万寿山脚下的乐寿堂建造得更为别致,它曾经是慈禧太后的行宫,和别的殿堂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它的门前伫立着铜制的双鹿、双鹤、双花瓶,有六和太平的寓意。堂院内,名花满园,一派祥和之气。
颐和园的美丽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显示出了园林艺术的伟大,你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看一看哦!它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有关颐和园日记 篇16
今年暑假我去了美丽的颐和园。
我们从北如意门进去,走过了半璧桥,往前走了一会见到了大船坞。我第一眼看到大船坞,以为是被水淹了的大房子,仔细一看原来是大船坞。我们经过了宿云檐、廷清赏楼见到了清晏舫,那可真是一条大船。清晏舫又名石舫,始建于1755年,船身采用巨石雕造而成。通长36米有上下两层舱房,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喻示清王朝坚如磐石,水不能覆。经过石丈亭来我们到了百米长廊,百米长廊沿湖背山,全长728米,上绘14000余幅彩画,有“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之美誉。我从一个岔口走到了“山色湖光共一楼”站在二楼可以看到北面的万寿山和南面的昆明湖。我们又来到了云松巢,云松巢可美了一棵棵松树挺拔地站立着,撑起一把把绿伞,十分凉爽。树下草"小草长得非常茂盛还有鲜花就像带彩色斑点的绿色地毯。
我经过云会寺到了众香界。众香界是砖石结构,表面用五色琉璃瓦件装饰。这是座宗教牌坊,在牌坊的正、反面石额和智慧海的前后石额上,分别刻着“众香界,衹树林;智慧海,吉祥云。”这首三字偈语巧妙地把这里比作佛门福地。
我们来到了佛香阁,它高41米顶覆黄绿琉璃瓦,八面三层四重檐,飞檐翘角,鎏金宝顶,气势非凡。东面是转轮藏,是存放经书的地方。西面是宝云阁它是纯铜做的。随后我们又游览了其它的地方。
我们来到了码头租了一条船,我们划着船到了十七孔桥,它真是太长了啊!我仔细地数了一遍,果然有十七孔桥洞。十七孔桥通向的是一个小岛,上面有一座龙王庙。
颐和园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她不愧为人类文明的灿烂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