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很是熟悉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句子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书五经名句摘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 谦恭待人,忠厚传家。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要审慎地询问,要谨慎地思虑,要明晰地辨析,要笃实地履行。
§ 以公灭私,民其允(信)怀(归向)。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 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译文: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尔身克正,罔敢弗正
§ 存私者入俗,去私者新生,无私者才是慧觉。
§ 修身养性,崇德重义,自爱自重,自尊自律。
§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足
§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 洁己是心豪。
§ 君子成人之美,不行人之恶。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译文:对于“非常人”来说,合乎天地的意志,有日月的光彩,符四季的秩序,也顺应神鬼的吉凶。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不逆反他;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因而动心忍性(使心里震动,牢固个性),曾(增)益其所不及。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 满招损,谦受益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 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 三思而后行。 译文: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 不迁怒,不二过。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 谗言不可听,听之祸殃结。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气无常,惟惠之怀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 为山九刃,功亏一篑。 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 为善差别,同归于治;为恶差别,同归于乱
§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 玉不琢,不行器,人不学,不知道。
§ 功业向上攀,官职直下觑。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
§ 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
§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译文: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译文: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却不到处炫耀。而是看准时机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 君子周而不比(串通),小人比而不周。
§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别人才攻打它。
§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
蚂蚁圈小编为您推荐四书五经中立德修身句子专题,欢迎访问:四书五经中立德修身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