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九月份到来,你了解这个节气吗?你知道秋分的方案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秋分活动方案(精选16篇),以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事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时间划分方式,它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瑰宝。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特别是秋分的含义和特点,我们组织了这次秋分研学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研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秋分的含义和特点,体验秋分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
1.秋分知识讲解
邀请专业的老师为学生讲解秋分的含义和特点,包括秋分的由来、气候特点、物候现象、农事活动等方面。通过讲解,让学生对秋分有更深入的了解。
2.秋分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到农田或农场等地,亲身参与秋收季节的农事活动,感受丰收的喜悦。如收获农作物、采摘水果等。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秋分的实际意义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秋分文化探索
引导学生了解秋分前后相关的传统节日文化和习俗,如:中秋节,国庆节,赏红叶等。
四、知节气:
课程一:节气档案一一秋分
1、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自2018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秋分,也是收获的季节。农田里金黄的稻谷,果园里垂涎欲滴的果实,都象征着勤劳与汗水的结晶。让我们享受这份丰收的喜悦,感受努力工作的成果。
2、秋分三侯: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
“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侯水始涸
秋分之后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开始干涸。
3、秋分习俗
1.竖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古老的传说中,秋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秋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秋天的来临。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2.粘雀子嘴
粘雀子嘴是春分的趣味民俗之一。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3.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五、吟诵经典一一秋分古诗词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晚晴》
杜甫(唐代)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夜喜贺兰三见访》
贾岛(唐代)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秖是君。
六、实践教育:
(一)葡萄采摘
清徐葡峰种植基地一一白石沟。这里,到处是台台梯田层层绿,遍地是架架葡萄串串翠;这里,你可望、可尝、可听、可怀、亦可娱,你的任何一官能均可得到最美的享受。 2000余亩的葡萄树遍布沟坡,翠绿的掌形叶,紫红的珍珠颗,不论远望还是近观,都不会引起你的审美疲劳。
(二)月饼DIY体验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相聚的节日。佳节之际,我园特邀请了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月饼DIY体验活动,让孩子在亲子DIY制作体验中了解、知晓有关中秋的传统文化和体验果农劳作的不易,丰收的喜悦。
七、活动总结
本次秋分研学活动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它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秋分的含义和特点,体验了秋分的文化内涵,还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们将继续开展类似的研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
2. 学习秋分节气的相关知识和习俗。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能力和对节气的认识。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图片卡片:秋分节气的象征物、食物等。
2. 秋分节气相关的简单手工材料。
3. 秋分节气的相关故事或歌曲。
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话题(10分钟)
1. 教师出示秋分节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中的物品和活动与哪个节气相关。
2. 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秋分节气的名称。
Step 2:认识秋分节气(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解释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如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正式开始,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
2. 教师出示秋分节气的象征物,如柿子、葡萄、瓜果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与秋分的关系。
Step 3:学习秋分节气的相关知识(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秋分节气的习俗,如赏月、吃柿子、踏秋等。
2. 教师出示秋分节气的图片或图片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习俗和活动。
Step 4:手工制作(20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秋分节气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柿子、葡萄、瓜果等。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秋分节气的手工作品。
Step 5:故事或歌曲欣赏(10分钟)
1. 教师讲述秋分节气的相关故事,如《嫦娥奔月》等。
2. 教师播放秋分节气的相关歌曲,让学生欣赏并跟随节奏拍手或跳舞。
Step 6:总结和延伸(10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了什么。
2. 教师提出延伸问题,如“你知道其他的节气吗?它们分别在什么时候?”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秋分节气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学会了一些与秋分相关的知识和习俗。通过手工制作、故事和歌曲的欣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回顾和延伸,巩固了学生对节气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综合素质。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学思路幼儿园近年来一直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教育契机让幼儿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本学期,xx幼儿园尝试以节气为切入点,将围绕民俗传统之"二十四节气"展开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愉快的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发挥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让祖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与美德能代代弘扬与传承,让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田中。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三、活动内容: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四、具体实施:
【立春】立春,春天的开始时间:2月4日前后习俗:
(1)迎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家家户户做好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
(2)咬春:用饼皮包裹生菜,做成春卷或春饼,大家分食,祈求身体健康。
(3)鞭春牛:用鞭子轻轻抽打农牛三下,象征着春天的开始。
幼儿园可以做什么:
(1)带孩子去户外游游春。
(2)请食堂制作春饼作为点心。
(3)观察迎春花、小燕子。
【雨水】雨水,有绵绵的春雨时间:2月19日前后习俗:
(1)接寿:女儿给父母、女婿给岳父母送礼,表达感恩。
(2)拉保保:给孩子找个准干爹,为其指引命运。
(3)占稻色: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今年的收成。
幼儿园可以做什么:
(1)穿上雨衣,去室外看看雨、踩踩水。
(2)去幼儿园里找找雨后初生的嫩芽。
【惊蛰】惊蛰,小动物被春雷惊醒啦时间:3月6日前后习俗:
(1)打小人:用清香熏家中四角,祛除害虫,逐渐演变为到庙里打小人驱赶霉运。
(2)吃梨:惊蛰吃梨,提醒你不忘祖先,努力创业。
(3)炒豆:爆炒盐水泡过的黄豆,用噼噼啪啪的声音象征害虫在锅中受煎熬。
幼儿园可以做什么:
(1)读读《昆虫记》,上一节关于昆虫的教学活动。
(2)玩传统游戏“炒黄豆”。
(3)今天的水果可以吃梨呢。
【春分】春分,把春天劈成了两半时间:3月20日前后习俗:
(1)竖蛋:“春分到,蛋儿俏”,找一枚合适的鸡蛋,努力让它竖起来吧。
(2)放风筝:春分阳光和煦、春风平缓,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幼儿园可以做什么:
(1)在教室里开展一次竖蛋活动。
(2)去公园开展亲子放风筝大会。
(3)和孩子们一起在教师里摆上几盆植物做装饰。
【清明】春分,万物生长时、清洁而明净时间:4月5日前后习俗:
(1)扫墓:去陵墓中打扫,祭拜祖先、祈求平安。
(2)插柳:将柳枝插在屋檐下,预报天气、纪念神农氏。
(3)斗鸡: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连皇帝都忍不住参与呢。
幼儿园可以做什么:
(1)组织一场插柳的活动。
(2)请食堂制作青团作为点心。
(3)玩传统游戏“斗鸡”。
【谷雨】谷雨,雨水下、百谷生时间:4月20日前后习俗:
(1)喝谷雨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清火、明目、辟邪,人们喝茶来祈求健康。
(2)祭海:祭奠海神,祈求海神保佑,捕鱼时能平安。
(3)走谷雨:青年妇女去野外走一走,象征与自然融合、身体健康。
幼儿园可以做什么:
(1)带孩子们喝一杯“谷雨营养水”。
(2)在幼儿园的绿化间走一走。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秋分节气的特点和意义。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秋分节气的特点,如昼夜平分、气温逐渐降低等。
难点:引导幼儿感受秋分节气中大自然的变化,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户外的自然环境,感受秋分节气的变化。
讲解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幼儿讲解秋分节气的知识。
手工制作法: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加深对秋分节气的理解。
游戏法:设计与秋分节气相关的游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四、教学准备
有关秋分节气的图片、视频资料。
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游戏道具,如秋分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秋分节气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季节呢?”
(2)引出秋分节气,介绍秋分的时间和特点。
讲解秋分节气的知识
(1)讲解秋分节气的含义,即昼夜平分。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理解昼夜平分的概念,如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
(2)介绍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如气温逐渐降低、天气干燥等。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感受这些变化。
(3)讲述秋分节气的传统习俗,如吃秋菜、竖蛋等。可以让幼儿尝试竖蛋游戏,增加趣味性。
手工制作
(1)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秋分卡片、树叶贴画等。可以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感受秋天的色彩和气息。
(2)展示幼儿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
游戏活动
(1)设计与秋分节气相关的游戏,如 “找秋天” 游戏。在教室里放置一些与秋天有关的物品,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寻找,找出这些物品。
(2)进行游戏,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奖励。
总结
(1)回顾秋分节气的知识和活动内容,提问幼儿:“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秋分节气有什么特点呢?”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感受不同节气的魅力。
六、教学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观,如树叶的变化、果实的成熟等。
可以在班级里设置一个 “秋天的角落”,展示幼儿收集的秋天的物品,如树叶、果实、种子等。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5
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了解自然节气的更迭与变化,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通过立秋这一节气的庆祝,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同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主题:
“秋风起,丰收乐”——幼儿园立秋节气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
让幼儿了解立秋节气的基本知识,包括其时间、特点及对自然界的影响。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自然、感知季节变化的能力。
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气的兴趣与认同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提升创造力与动手能力。
三、活动时间:
立秋当天上午9:00-11:30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操场及各班级教室
五、活动内容:
立秋知识小课堂
在班级内,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立秋节气的由来、气候特点以及相关的民间习俗。
互动问答环节,激发幼儿参与热情,加深对立秋节气的理解。
“秋意浓浓”手工制作
组织幼儿利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秋天的'树叶、果实等手工作品,感受秋天的色彩与氛围。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秋天故事”。
“丰收体验”户外游戏
在操场上设置“丰收果园”区域,用软垫、小球等模拟水果,幼儿扮演农民伯伯,进行采摘游戏,体验丰收的喜悦。
设计简单的接力赛,传递“果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秋风送爽”自然观察
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内或附近的小公园进行自然观察,寻找秋天的痕迹,如落叶、果实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所见所闻。
记录观察日记,鼓励幼儿用图画或简单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立秋美食分享会”
准备一些适合幼儿食用的秋季特色小吃,如南瓜饼、红薯粥等,让幼儿品尝并了解这些食物与立秋节气的关联。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尝试制作的秋季美食故事,增进家园共育。
六、活动准备:
提前收集立秋节气相关的教学资料与教具。
布置活动场地,确保安全无隐患。
准备手工制作材料、户外游戏道具及秋季特色小吃。
通知家长活动安排,鼓励家长参与或协助准备。
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总结会议,回顾活动亮点与不足,收集家长与幼儿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节气活动提供参考与改进方向。同时,通过园报、微信群等方式向全园师生及家长展示活动成果,共同分享这份收获的喜悦。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6
活动主题:
“秋意渐浓,共绘丰收”——幼儿园立秋节气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自然认知:让幼儿了解立秋节气的特点,感知季节的变换,增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文化传承:通过传统习俗体验,让幼儿初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文化认同感。
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艺术创作等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培养: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进师幼、幼幼之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时间:
立秋当天或前后一周内选择一个适宜的日期进行。
活动对象:
幼儿园全体幼儿及教师
活动内容:
一、开场仪式——立秋知识小课堂
时间:上午9:00-9:30
内容:
教师通过生动的PPT或故事讲解立秋节气的由来、气候变化特点、以及立秋的传统习俗。
互动问答环节,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秋天的知识或感受。
二、手工创作——制作秋叶贴画
时间:上午9:30-10:30
准备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颜料、树叶(可提前收集或使用仿真树叶)
活动流程:
教师展示秋叶贴画的样本,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并讨论如何用这些材料创作。
幼儿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秋叶贴画。
三、户外体验——寻找秋天的足迹
时间:下午15:00-16:00
活动内容:
组织幼儿在幼儿园内或附近安全的户外区域进行“寻找秋天”的探险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树木的颜色变化、收集不同形状的落叶、感受微凉的秋风等。
回到教室后,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秋天的.特点。
四、传统文化体验——啃秋习俗
时间:下午16:00-16:30
准备材料:西瓜、哈密瓜等时令水果
活动流程:
介绍“啃秋”习俗,即在立秋之日啃食西瓜,寓意消暑防秋燥。
幼儿围坐一圈,共享时令水果,体验传统习俗的乐趣。
引导幼儿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期待。
五、活动总结与分享
时间:下午16:30-17:00
内容: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亮点,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创意表现。
邀请几位幼儿上台分享自己今天的感受和收获。
以一首关于秋天的儿歌或歌曲作为结束,营造温馨愉快的氛围。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活动材料安全无害,适合幼儿使用。
户外活动前,检查场地安全,做好防晒、防蚊等措施。
注意观察幼儿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活动节奏和内容。
鼓励家长参与,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与快乐。
通过此次立秋节气主题活动,不仅能让幼儿亲近自然,感受季节的变化,还能在动手操作和传统文化体验中收获知识与快乐,促进其全面发展。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小满节气的由来,感受浓浓的传统习俗。
2.认识麦穗,并能动手制作麦穗。
3.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视频《小满节气由来》、若干纸张、剪刀。
活动过程
1、小满的由来。
2、小满节气的代表物。
3、制作麦穗。
麦穗疙瘩汤家常做法,正宗麦穗疙瘩汤怎么做?
用料
主料:面粉适量;鸡蛋1个。
辅料:西红柿1个;五香粉适量;味精适量。
麦穗疙瘩汤的制作步骤:
1.将面粉放入碗中,用清水慢慢的搅拌,搅拌成麦穗形的面疙瘩粒待用。将西红柿清洗干净,切成块,葱切成葱花,少许木耳切成小粒待用。热锅放油,爆香葱花,木耳,加入鲜汤,精盐,生抽,五香粉,味精,西红柿,待水烧开后,加入麦穗疙瘩粒。
2.将鸡蛋磕入小碗中,打散。当面疙瘩煮熟时,将鸡蛋液慢慢的淋在锅中,搅拌均匀,淋入香油出锅,装入大碗中即可。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8
目标
(一)帮助儿童了解秋分节气的地理知识
(二)了解秋分节气的物候特点
(三)认识秋分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学习左河水同名诗作《秋分》
内容
(一)地理知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每年的9月22-24 日太阳达到黄经180°时,就是秋分来到。“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的结束,“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所以我们说秋分平分了秋季。从秋分这一天起,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大家有没有发现秋分之后,天黑得越来越早了呢。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候平均气温”划分的秋季。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农谚“一场秋雨一场寒”,说的就是秋分之后气温开始不断降低了。气温降低,小朋友们要及时添衣,注意保暖哟。
(二)物候
秋分节气的物候分为三种: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这也是为什么夏天下雨打雷较多,冬天很少打雷了。
“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秋分到了,也就意味着冬天不远了,因此很多动物都要开始准备入冬的事宜,准备过冬。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也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秋分节气,空气中也会缺乏水气,小朋友们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出现“凉燥”的症候。
(三)秋分
秋分节气里也有着各色各样的民俗活动。(和春分活动相似,可以适当删减)
1.秋分吃秋菜: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秋汤甘甜灌脏,可以清洗肠胃,在秋分时节饮食秋汤表达了人们家宅安宁、身壮力健的祈愿。
2.粘雀子嘴:秋分这一天,客家农民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坏庄稼。
3.放风筝:秋分期间是客家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等等。在秋分这天,小朋友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风筝,到公园里将它放上天空哦!(风筝制作教学可作为延伸活动)
4.送秋牛:秋分时节,民间会挨家挨户送秋牛图。送秋牛其实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秋牛图体现的是送图者与收图者彼此之间的祝愿,“送秋牛”、“说秋”都表达了人们对来年丰收的美好愿景。(画秋牛图可作为延伸活动)
5.竖蛋:“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竖蛋”的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小朋友们不妨也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试一试,看看谁能最先成功呢?
(四)《秋分》左河水诗作学习
《秋分》,是一首描写在秋分节气里地理、气象、气候、花卉及农作物丰收状况的七言绝句诗。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读读这一首小诗,进一步了解秋分的节气特点。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9
活动目标:
认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了解其含义。
了解秋分节气与农民伯伯的关系。
初步了解秋分节气对庄稼的影响。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四季变化》。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
(1)小朋友,这本书告诉我们四季发生了什么变化?
(2)书中告诉我们一年四季有哪几个季节?
(3)现在是什么季节?
(4)春天是什么时候?夏天是什么时候?秋天是什么时候?冬天又是什么时候?
(5)春天和秋天,夏天和冬天是不是一样长?
(6)一年中,什么时候白天和晚上一样长?
(7)什么时候白天和晚上一样长?
(8)秋分是怎么来的?
(9)秋分是什么意思?
(10)农民伯伯在秋分时做什么?
(11)秋分对农民伯伯有什么意义?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秋分时节的特征。
教师:
(1)秋分时,天气是什么样的?
(2)秋分时,早上和晚上有什么变化?
(3)秋分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
(4)秋分时,农民伯伯在做什么?
(5)秋分时,水果和蔬菜的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
(6)秋分时,小动物们有哪些变化?
引导幼儿结合幼儿用书,了解秋分时节的含义。
教师:
(1)秋分是什么意思?
(2)秋分是怎么得来的?
(3)秋分时,天气怎么样?
(4)秋分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
(5)秋分时,农民伯伯在做什么?
(6)秋分时,水果和蔬菜的种类发生了什么变化?
(7)秋分时,小动物们有哪些变化?
引导幼儿了解秋分时与农民伯伯的关系。
教师:
(1)秋分时,农民伯伯在做什么?
(2)秋分时,农民伯伯的劳动有什么特点?
(3)秋分时,农民伯伯的劳动与秋分有什么关系?
(4)秋分时,小朋友可以为农民伯伯做些什么?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农田里观察秋分时庄稼的变化。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收集有关秋分时节的图片或资料,引导幼儿了解秋分时节的含义和意义。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秋分节气的含义、时间及特点,知道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昼夜平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节气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秋分节气的相关图片、视频、教学课件(包括太极八卦图、秋分三候图片、丰收的果园等)、生鸡蛋(用于立蛋活动)、绘画工具等。
环境准备:选择宽敞明亮的室内或室外场地,确保活动安全。
三、活动过程
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太极八卦图,引导幼儿找出秋分节气的位置,引出秋分节气。
播放秋分节气的视频或PPT,让幼儿初步了解秋分的知识。
知识讲解
讲述秋分节气的含义和特点,强调昼夜平分和秋季过半的概念。
介绍秋分三候: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结合图片和视频帮助幼儿理解。
体验活动
秋分立蛋:教师讲述秋分立蛋的习俗,组织幼儿尝试立蛋,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画秋分:带领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变化,指导幼儿用绘画工具画出秋天的叶子,并写上“秋分”字样或盖章。
总结与分享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秋分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增强互动和交流。
四、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进行秋游活动,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和动植物变化。
在班级内设置“秋分节气角”,展示与秋分相关的图片、手工作品等,营造节日氛围。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11
【教材分析】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自然节律仍是现代人应当遵循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合理规划,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九月下旬正值“秋分”节气,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故研究主题订为《人间最美是秋分》。通过小组讨论探秘主题、制定探秘计划、多元探秘途径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实现探秘过程,从中获取直接实践经验,养成综合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课时主要在讨论选题、制定计划、合作探秘的基础之上进行小组展示交流和思维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学情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是主体。六年级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敢于大胆的探索,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于信息资料有一定的收集、整理能力,勇于实践。加上学校从2018年起就开始探索“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系列之二十四节气学科融合课程,全校曾开展过丰富多彩的清明、小满节气,曾为他们打开自然之窗、科学之窗、人文之窗等,学生对“秋分”积极性很高,对节气探究和展示充满期待。所以本次活动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引导”和“唤醒”学生的创造力量,同时树立学生文化自信,激发爱国之志,厚植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创新人格:
1.利用学生对秋分节气的好奇心,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对秋分的由来,习俗,以及对农事,生活的关系等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品质和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小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创新思维:
1.结合秋分节气观察身边的物候变化,关注日历,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飞花令、诗词碰上节气等活动,展开头脑风暴,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小组互评,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评价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创新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采访等渠道查找、了解秋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2.发挥个人特长,鼓励学生通过绘画、书法、自然笔记、写研究报告等展示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3.通过小组成果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和同伴沟通合作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访问医生、气象员等,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安排,分工明确,学会调查、探究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学会合作和社会交往能力。
2.指导学生合理制定研究计划,如何多种形式展示活动成果,有效互动评价,学会质疑,善于思考,激发潜能。
【教学方式】
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情景、互动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语言引导法以及多媒体教学。
【教学特色】
1.合理运用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2.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
3.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价值观、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新物化能力等。
【教学准备】
-
蚂蚁圈小编精心推荐:
-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 秋分节气 | 秋分节气语句 | 秋分节气习俗 |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多媒体课件,互动平板
【教学过程】
活动成果汇报与延伸
一、导入揭题(1分钟)
春有千株樱花织就粉红,夏有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秋有浪漫银杏铺满金黄,冬有皑皑白雪素裹银装。春夏秋冬,岁月更替,光阴在节气间轮转;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万物在节气间作息。9月22日我们一起迎来了节气——秋分 。(指板书:秋分)
【设计意图:教师用凝练、诗意的语言带学生走进节气,激起学生对节气的的'求知欲望。开启一个节气的愉快学习旅程。】
二、回顾过程(1分05秒——2分24秒)
为了感受这个节气独特的魅力,我们进行了考察探究,同时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整个活动的过程。
1.播放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活动方案、实地考察研究、交流小组展示方案等活动照片。请提供照片的组长用简单的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照片内容。
2.小结: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小组,讨论确定了小组探究主题,设计了活动考察方案,经过这段时间的探究实践,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这节课我们就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也看看别的小组都有哪些发现。(板书:活动成果汇报与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前期活动经过,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让学生拥有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三、小组展示、分享交流
1.展示交流的要求
师:在汇报小组探究成果之前,老师有要求,展示组同学上台汇报时声音响亮,稳重大方,倾听组同学认真倾听,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2.学生展示小组探究成果
(1)聊丰收,说解秋分(2分38秒——13分34秒)
A. 小组同学通过到图书馆、网络查找等方式收集到秋分的由来和含义。组员先从“秋”字说文解字到具体剖析“秋分”的真正含义,再用短视频的动画形式讲述了秋分的含义。(学生展示研究报告)
B.二十四节气除了反映季节变化,最主要的就是指导农事活动。有两位成员利用节假日回了农村,不仅实地考察了农民秋收情况,还通过学习强国和采访大人,收集到很多宁夏的农事情况。我们有请他们为大家展示一下。
C.倾听小组学生评价与质疑。
D.教师针对小组展示交流给予补充和小结。(写好研究报告时注意事项)
E.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关于节气谚语资料。
(2)探习俗,体验秋分(13分39秒——19分58秒)
A.由小组两名同学通过相声《秋分祭月》来介绍传统习俗和中秋节的关系以及如何祭拜的。
B.学生展示自己在家学习制作秋分美食的视频。(凉拌秋菜、吃汤圆和粘雀子嘴的说法)
C.学生展示自己放风筝、竖鸡蛋的图片并做解说。
D.秋牛图现场比赛。
小组同学带来了许多张秋牛图,要求每个组合作把24节气的思维导图画在图上。学生平板现场拍照上传,请老师做评委评比出的最美秋牛图。
E.倾听小组学生评价与提问。
F.老师准备挑战游戏:秋分习俗PK赛,让学生了解到秋分都有哪些些习俗,与其他节气都有什么不同习俗。
G.老师针对习俗做总结。
(3)品诗词,邂逅秋分(22分09秒——30分22秒)
A.小组同学通过摄影、绘画、书法,并配上悠扬的古乐来展示他们所收集到秋分节气有关的古诗词。
B.古诗宿建德江、秋词解说
C.拍照和自然笔记展示,组长总结。
D.倾听小组学生评价与提问。
E、老师准备课堂小游戏:飞花令和诗词碰上节气。(平板互动,全班作答)补充小结:跟着节气积累古诗词是一个非常好的积累方法。
(4)观气候,养生一秋(30分35秒——35分50秒)
A.小组成员通过采访气象局的专业工作人员收集到秋分时节全国的气候变化。现场播报。
B.展示制作气象日历和折现统计图,分析宁夏气候早晚温差很大,提醒同学们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
C.现场采访同学知道哪些养生知识?播放采访中医大夫视频:
D.展示制作的养生秘笈,从运动、饮食和睡眠三方面。
E.倾听小组学生评价与质疑。
F.教师针对小组展示交流给予现场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不同形式的展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长了见识。同时结合画思维导图,飞花令和诗词碰上节气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小组互评,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评价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四、小组讨论打分,评选各具特色小组。(35分52秒——39分26秒)
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我们每个组都以不同形式展示了对秋分节气的探究,感觉收获满满。现在我们进入最后的打分评价环节,根据评价标准评选出最佳展示组、最团结组、最有创意组、信息最强组、最默契组、最有潜力组。
2.教师颁发奖状并小结:
每一次的探究都是一种历练,在历练中我们学会了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学会了团结协作,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思维……同学们,你们是好样的,老师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和同伴沟通合作的能力。】
五、畅谈收获,总结拓展(1分钟)
1.通过今天的展示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2.实践是探究的法宝。在这次活动,正是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才让我们对秋分节气有了更深的了解。“秋分”已逝“寒露”已至,希望大家继续跟着节气去探究,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
【设计意图:最后引出下一个节气,是让学生继续探究的脚步,培养学生对每个节气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分”的节气特点;wwW.Myq3.CoM
2.通过活动,增进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从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浓厚的兴趣。
3.体验秋分日的科学道理,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方面了解“秋分”节气。
教学难点:了解秋分习俗,能够背诵秋分的诗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
教学环节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会背诵二十四节气诗吗?
生:会!
师:那老师就考考你们,寒露之前的那个节气是什么啊?
生:秋分!
师:大家说的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秋分的知识吧。(板书:秋分)
课堂新授
师: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大家都了解什么是秋分了吗?
生:了解了。
师:在大家了解完之后,老师想问一下大家秋分又有哪些习俗呢?(板书:习俗)
生:老师,我知道,是秋祭月。
师:秋分除了秋祭月之外还有吃秋菜、送秋牛的习俗呢,老师重点给大家讲解一下吃秋菜和送秋牛的习俗,同学们可记好啦。
重点讲解
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又叫秋碧蒿,人们在秋分那天把秋菜摘回来,跟鱼片一起做成秋汤,祈求家宅平安,身体健康。秋菜本身也还有多种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送秋牛
送秋牛就是把红纸或者黄纸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再印上全年农历节气,送到家家户户,说秋人会说些吉祥且不违农时的话,把主人说高兴了然后把秋牛图卖给主人家。
师:接下来老师分享一首有关立秋的诗词给你们好不好?(板书:诗词)
生:好。
师: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巩固练习
师: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已经了解了关于秋分这一节气。老师希望同学们更积极的去探索更多有关节气的知识,并可以把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讲解给自己的家长们听。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13
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立夏最典型的风俗活动是斗蛋游戏,对于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兴趣不仅仅在停留在趣中,为了趣中获益,就可以进行一日护蛋、斗蛋游戏和装饰蛋宝宝等系列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创意感等。
活动目的:
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立夏,在一日活动中让孩子保护蛋,初步培养责任感。
活动时间:
20xx年5月5日
活动形式:
一日护蛋,互相比蛋、碰蛋、我的创意蛋宝宝
活动一:一日护蛋
时间:8:30—15:00
要求:早上入园开始把蛋放在袋子里挂脖子上,在园的一天中不能把蛋拿下来,下午3:00的时候看谁的.蛋是完整的、没有破损的,评比出“护蛋小天使”。
活动二:斗蛋游戏
时间:15:00—16:00
要求:讲解斗蛋的方法和规则,孩子们之间进行“斗蛋比赛”。手里紧紧握着自己的蛋,找个对手斗蛋。蛋完好无损的继续再战,最后大家评选出今天的冠军。
活动三:我的创意蛋宝宝
时间:下午回家
要求:
1、回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大胆地为蛋宝宝进行装饰。可以用彩色笔、各色水粉颜料,彩色纸等等材料。
2、5月6日把自己装设的蛋宝宝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分”的节气特点;
2.通过活动,增进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从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浓厚的兴趣。
3.体验秋分日的科学道理,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方面了解“秋分”节气。
教学难点:了解秋分习俗,能够背诵秋分的诗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
教学环节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会背诵二十四节气诗吗?
生:会!
师:那老师就考考你们,寒露之前的那个节气是什么啊?
生:秋分!
师:大家说的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秋分的知识吧。(板书:秋分)
课堂新授
师: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大家都了解什么是秋分了吗?
生:了解了。
师:在大家了解完之后,老师想问一下大家秋分又有哪些习俗呢?(板书:习俗)
生:老师,我知道,是秋祭月。
师:秋分除了秋祭月之外还有吃秋菜、送秋牛的习俗呢,老师重点给大家讲解一下吃秋菜和送秋牛的习俗,同学们可记好啦。
重点讲解
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又叫秋碧蒿,人们在秋分那天把秋菜摘回来,跟鱼片一起做成秋汤,祈求家宅平安,身体健康。秋菜本身也还有多种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送秋牛
送秋牛就是把红纸或者黄纸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再印上全年农历节气,送到家家户户,说秋人会说些吉祥且不违农时的话,把主人说高兴了然后把秋牛图卖给主人家。
师:接下来老师分享一首有关立秋的诗词给你们好不好?(板书:诗词)
生:好。
师: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巩固练习
师: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已经了解了关于秋分这一节气。老师希望同学们更积极的去探索更多有关节气的知识,并可以把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讲解给自己的家长们听。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15
活动目标
01、知道秋分的到来代表着“丰收”
02、体验秋分“丰收”时的喜悦与辛劳
活动准备
丰收的图片、水稻,蔬果瓜菜剪纸(若干)、丰收筐(蔬果筐、瓜菜筐)
活动过程
01、教师介绍秋分“丰收”的习俗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秋分则是一年中对于农事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古代每逢秋分到来,民间农谚因此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而"秋忙"比"夏忙"更忙,有"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一说。所以秋分是预测年收成的重要日子。
02、图片导入
师:(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知道图片上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吗?
师:我们再来看看农民伯伯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03、进一步了解丰收节(游戏环节)
教师将准备好的若干水稻、蔬果瓜菜剪纸粘贴在黑板上,教幼儿认识水稻,蔬果瓜菜。让幼儿挪移至对应的水稻筐,蔬果筐,丰收筐。教师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搬运,比一比哪个小组搬运的最多。对搬运最多的小组给予奖励,对剩下的小组依次鼓励;
师:小朋友们在刚刚的游戏中玩得开心吗?
师:那小朋友们觉得辛苦吗?
师:那我们的农民伯伯是不是非常的了不起?
活动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知道了秋分就是丰收节,还在教室内体验了一次丰收时农民伯伯的喜悦与辛劳,小朋们回去后一起跟爸爸妈妈分享丰收带来的喜悦吧。
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 篇16
一、活动目标
了解秋分的含义和特点。
研究秋分的传统俗和节日活动。
培养孩子们对秋分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活动准备
准备一篇简短的秋分介绍材料。
打印或准备相关图片和图表。
准备相关手工材料和游戏道具。
三、活动内容
1、活动引导
显示图片或图表,引导孩子们了解秋分是秋天的一个重要节气。
解释秋分的含义,如日夜平分、秋天开始、温度逐渐降低等。
提问孩子们对秋分的感受和了解程度。
2、传统俗
介绍秋分的传统俗,如中秋节、重阳节等,可以配以相关图片和简单的故事。
带领孩子们制作传统食物或手工制品,如月饼、菊花手环等。
3、室内游戏
设计一些与秋分相关的室内游戏,如秋天拼图、找单词、画秋天的景象等。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加强对秋分的认知和记忆。
4、室外活动
利用季节特点,组织室外活动,如采摘水果、观察变色叶子等。
带领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秋分带来的`变化和美丽。
四、总结和延伸
整理活动中孩子们的收获和经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秋分的理解和喜爱。
延伸讨论其他与秋分相关的话题,如秋天的服装、食物、动物等。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和体验秋分的变化,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关注。
五、活动评价
评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收集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改进空间。
-
我们精彩推荐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专题,静候访问专题:幼儿园秋分节气活动方案